人物 | 李泽武:“我好比是种土豆的”
故事丨人物
九载教育公益实践之路,十六个新教育发展的春秋,多年走来,我们遇到过很多可爱的人。他们是行业的先行者,是用心的教育者,是慷慨的企业家,是许多心怀温暖和热诚的普通人。山海源“故事·人物”专栏,希望与您分享他们生命中的微小片段,让文字背后的力量,支撑我们走得更远。 李泽武 李老师在广州开展公益课堂 广东省山海源慈善基金会理事长,大陆第一位华德福主课教师,成都华德福学校创办人之一、总校长,中国华德福学校论坛CWF工作组组长,香港树宏学校办学指导,教育硕士生导师。著有《为未来而教》、《重新学习做老师》。 “白龙马,蹄朝西,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,西天取经上大路,一走就是几万里……” 在乡村的公立学校做了12年老师之后,李泽武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,辞去公职,自费前往英国爱默生学院求学。在那里,他了解了一种被称为“华德福教育”的理念。而那一年,他32岁。 青年李泽武在英国 多年以后,李泽武依然清晰记得这段“重新学习做老师”的经历:有去国怀乡的惆怅,有学无止境的快乐,有梦想成真的激动...... 被问到选择背后的原因时,李泽武说:“我觉得改变人生更关键的,是改变我们的社会和未来。”他一直是一个心怀抱负的文艺青年,对文化有浓厚兴趣。因此,看看国外的人们是如何生活、如何做教育的,并带着这些观察和思考归来回报社会,成为了他内心的渴望。 在感受中学习 歌德有句话说,“东方西方,不再各自一方。”在英国时,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在一起学习,文化的对比和冲击,各种观点的碰撞,都让李泽武倍感兴奋。而更让他印象深刻的,是华德福教育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之中都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。 不论是兼职打工、课堂学习还是到欧洲各国去交流,所有的体验都让李泽武对教育、对华德福有了更多元的思考。也正是在这些体验和戏剧、木工、农耕等精彩纷呈的课程中,他明白了感受的力量。 中国春节场景下的羊毛娃娃 在行动中运用 2004年,学成归国的李泽武和他的同道者黄晓星、张俐夫妇一起,在成都近郊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所华德福学校,继续着他的教育梦想、研究和实践。一个农家小院,三个老师,七八个孩子,就这样开始了新的旅途。 “最开始我们三个人开着面包车去社区里面做宣传,学费很便宜,我们都说这是‘划得来’教育。”他们的坚持感染了更多人。在三个创始人亲历亲为的带领下,十几个志愿者共同参与学校的建设,一些国外导师也来给予教学指导。慢慢地,就一年多一个班,开始滚动起来了。 成都华德福学校校园一隅 教育专家朱永新评价,“华德福教育最大的秘密是遵循孩子发展规律”。因为华德福教育眼中有的只是人,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孩子。在这门百年教育的国际大纲中,开宗明义提到三个教育目标:培养健康的人;激发孩童内在潜能;培养社会技能。所以,它注重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发展,进行有规律的摸索。 在思考中超越 华德福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至今已十六年。最初是0.1版本,大家怀着激情和热情往前冲。然后到了1.0版,慢慢地研究这种国际教育跟本土的结合。现在应该算是中国文化传统上的2.0版,我们既要保持最初的理想,也要很理智地看待它在中国环境下的适应,并且需要不断加强教师和学校管理的专业化。 华德福课程黑板画 鲁迅先生曾经说:“救救孩子!”教育是国家的大事,我们一直在为推动教育发展不断努力。这些工作坚持得很辛苦,但是李泽武说,他是真心愿意去做,“因为很有意义,可以让孩子们至少有一个充实的童年”。 “我觉得,自己就好比是一个种土豆的,踏踏实实地把土豆儿种好了,然后有美好的收获,那就很知足了。” 2016年,李泽武还成为了广东省山海源慈善基金会的理事长。从受好友之邀到深入基金会的工作,这几年的经历让他对华德福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考。 一个创新教育的发展,除了创办人、老师、家长的努力之外,更需要社会力量的推动。而山海源的工作,除了以资金、项目活动支持华德福社群自身的成长之外,更重要的是启发社会公众对教育的觉察、并服务于中国社会各类有需要的人群。 山海源华德福高中发展研讨会( 杭州 ) 在他看来,华德福教育肯定会在中国生根发芽,开花结果。但这一切的前提是,不论是创办人还是校长、老师,都需要更坚决、更有能力、更有创造性,真的是从孩子出发。 未来,在形式上来说,华德福教育可能会有很多变型。除了办学,它还会发展成一种社区、乃至社群的文化。理想点说,它是能够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的。 一些思考 关于华德福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和未来,讨论和质疑一直存在。这个教育是好教育吗?我们认为是的,因为它让孩子得以更平衡地发展。这个教育有问题吗?有的,也是我们需要去面对的。 但重要的是,作为新教育的实践者、支持者,我们都应保持教育的初心和清醒的觉知,以开放的心态去聆听不同的声音,以切实的行动去改变不足。未来会怎样,我们还不得而知,但至少,要以“让一切变得更好”的信念,去努力吧。